香港抗疫之路,从清零到共融的艰难转型
8
2025-07-03
2022年8月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拉萨这座高原古城的宁静,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,拉萨不仅是藏文化的核心承载地,更是连接内地与边疆的重要枢纽,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,拉萨防疫指挥部迅速行动,发布了一系列通告,既展现了科学防控的力度,也传递出对民众生活的细致关怀,这些通告的背后,是高原人民团结抗疫的坚韧,更是现代城市治理与传统文化智慧的融合。
拉萨海拔3650米,高寒缺氧的环境本就对医疗资源和工作效率提出了特殊要求,8月初,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输入性病例出现后,防疫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,首份通告明确了“动态清零”总方针,同时结合高原实际,提出“快封快解、精准管控”的策略,对布达拉宫、大昭寺等宗教场所实施临时关闭,但同步开放线上朝拜渠道,既尊重信仰需求,又阻断传播链。
通告中特别提到:“拉萨的防疫必须兼顾科学性与人文性。”这一理念贯穿始终,针对高原反应可能加重感染者症状的情况,指挥部优先为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配备血氧仪和便携式氧气瓶,并在通告中详细列出各区县物资领取点。
拉萨防疫指挥部的通告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,在于其独特的“刚柔并济”风格。
刚性措施:以快制快的“高原速度”
柔性关怀:藏地特色的温情实践
拉萨的防疫策略并非简单照搬内地模式,而是植根于本地社会结构:
尽管拉萨防疫指挥部的努力值得肯定,但高原特殊环境仍带来诸多难题:
对此,指挥部在后续通告中承认不足,并推出改进措施,如为牧区配备卫星电话、招募双语志愿者等。
回望这场抗疫之战,拉萨防疫指挥部的通告不仅是行政文书,更是一份“高原抗疫宣言”,它用清晰的条款守护生命,也用藏文化的包容消弭恐惧,正如第八号通告的结语所言:“我们站在世界的屋脊,心却贴着土地,每一份配合,都是对圣城最好的祝福。”
(全文共计1895字)
文章特色说明: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